地錦草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15-11-15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藥 名】:血見愁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藜科植物大葉藜的全草。

【主 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熬膏。

【別 名】:山藿香、大葉藜、雜配藜(《東北藥植志》)、雜灰藜、大葉灰菜(《黑龍江中藥》)、八角灰菜(《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生長環(huán)境】:

喜高溫濕潤氣候,以年平均氣溫24-25℃最適宜生長,氣溫隆至17℃以下,生長緩慢,植株能耐0℃短暫低溫。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勻,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陽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須適度蔭蔽,一量長出新根和新葉后即去掉蔭蔽。遇臺風(fēng)時枝葉易折斷。以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青海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6—8月采收,切碎,曬干。

【性狀鑒別】:

全草長30-50cm。根須狀。莖方柱形,具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被毛,嫩枝毛較密;節(jié)處有多數(shù)灰白色須狀根。葉對生,灰綠色或灰褐色,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矩圓形,長3-6cm,寬1.5-3cm,先端短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下延,邊緣具粗鋸齒,葉面常皺縮,兩面均有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約1.5cm。間見枝頂或葉腑有淡紅色小花,花萼鐘形。小堅果圓形,包于宿萼中。花、葉以手搓之微有香氣,味微辛、苦。以葉多、色灰綠、氣香者為佳。

【考 證】:出自《東北藥植志》。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jī)郁...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jìn)體...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