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草簡介:別名秧草、水燈心、野席草、龍須草、燈草、水蔥、虎須草、赤須、燈心、碧玉草、鐵燈心、豬矢草、洋牌洞、燈芯草、虎酒草、曲屎草、老虎須。呈細(xì)圓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xì)縱紋。體輕,質(zhì)軟,略有彈性,易拉斷,斷面白色。夏末至秋季割取莖,曬干,取出莖髓,理直,扎成小把。
燈芯草的藥性:味甘、淡,性微寒。歸心、肺、小腸經(jīng)。
燈芯草的功效與作用:清心火,利小便,止血通氣,散腫止渴。
燈芯草適應(yīng)癥: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