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罌粟殼是毒品嗎

    發(fā)布時間:2017-02-06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罌粟,實在熟悉,在電視上的禁毒等的欄目中總是能夠經(jīng)常的聽見這個名字,很多的人都稱罌粟為萬惡之源,其實它還是一種藥物,罌粟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zhèn)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堿、那可丁,學(xué)名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那就來解決很多人的問題罌粟殼是毒品嗎?

罌粟殼是毒品嗎

罌粟殼內(nèi)的“有毒物質(zhì)”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堿等 30 多種生物堿。對“癮君子”而言,食用罌粟殼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對絕大多數(shù)從未接觸過毒品,尤其是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功力”卻不可小覷。這些人吃過后,會或多或少地產(chǎn)生輕快感,表現(xiàn)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臉部微微發(fā)紅,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而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即使是對毒品不敏感的人,如果長期食用添加了罌粟殼的食品,也必定會產(chǎn)生一定的依賴性。人們長期食用這種食品,會出現(xiàn)發(fā)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等癥狀

罌粟殼的各種生物堿多數(shù)以醋的形式存在,經(jīng)酸化水解后成為強(qiáng)弱不同的生物堿鹽溶于水,在堿性條件下溶于有機(jī)溶劑,摻入食品中的嬰粟殼及其水浸物加熱酸化水解,濾除雜質(zhì),用有機(jī)溶劑提取除去脂溶性物質(zhì),再堿化用有機(jī)溶劑提取濃縮,用不同方法定性定量測定。

罌粟殼樣品處理殘渣用鹽酸溶解,可與碘化鉍鉀生成橙紅色沉淀,與碘化汞鉀生成灰白色沉淀。罌粟殼乙醇提取液對波長283nm或波長286-288nm有最大吸收,樣品處理后可直接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定性測定。張忠會等采用溴甲酚綠顯色,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罌粟殼中總生物堿的含量。

我們經(jīng)常說的罌粟殼的毒性主要是指罌粟殼帶來的成癮性,由于使用人有癮了,就對罌粟殼產(chǎn)生了依賴。其實,罌粟殼對人體的肝腎功能的損害至今還是不確定的。少劑量服用還未見肝腎功能損害的報道。罌粟殼與毒品是兩碼事,罌粟殼不是毒品,相反,還是具有一定療效的藥品!就像麻黃一樣,雖然麻黃素是制造病毒的原料,但麻黃不是毒品,而是一味常用的發(fā)散風(fēng)寒的解表藥!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