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和川木香,云木香,廣木香的區(qū)別
木香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稱。云木香(學(xué)名:Saussurea costus),又名廣木香或青木香,屬菊科風(fēng)毛菊屬。川木香(學(xué)名:Dolomiaea souliei)是菊科川木香屬的植物,均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生長在高山草地和灌叢中。
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云木香生產(chǎn)于中國云南麗江地區(qū);川木香主產(chǎn)于四川安縣、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廣木香過去曾由印度、緬甸等地經(jīng)廣州進(jìn)口,故稱“廣木香”。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切段,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氣濃郁者為佳。生用或煨用。
木香根圓柱形、半圓柱形,長5至15厘米,直徑0.5至5.5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顯縱溝及根痕,質(zhì)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面灰黃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苦辛。以堅實、 條均、香氣濃,油性大者為佳。
【木香補充信息】:該品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木香、煨木香、麩炒木香,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云木香與川木香鑒別
1、性狀鑒別
【云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干燥根,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長5~10 cm,直徑0.5~5 cm。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cè)根痕。質(zhì)堅,不易折斷,斷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劇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窄。氣香特異,味微苦。
【川木香】:為菊科植物川木喬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 cinerea Ling的干燥根。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長10~30 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luò)狀細(xì)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fā)黏的膠狀物,習(xí)稱“油頭”。體較輕,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2、顯微鑒別
【云木香】:粉末黃綠色。菊糖多見,表面觀有放射狀紋理。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網(wǎng)紋導(dǎo)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dǎo)管,直徑30~90μm。油室碎片有時可見,內(nèi)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川木香】:橫切面可見木栓層為數(shù)列棕色細(xì)胞,韌皮部射線較寬;篩管群與纖維束、木質(zhì)部的導(dǎo)管群與纖維束均呈交互徑向排列,呈整齊的放射狀。形成層環(huán)波狀彎曲,纖維束黃色,木化,并伴有石細(xì)胞。有髓部已破裂。油室散在于射線及髓部薄壁組織中。薄壁細(xì)胞可見菊糖。
3、薄層色譜
【云木香】:取本品粉末0.5 g,加氯仿1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去氫木香內(nèi)酯、木香烴內(nèi)酯對照品,分別加氯仿制成每l mL含0.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一環(huán)己烷(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川木香】:取本品粉末2 g,加乙醚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木香對照藥材,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