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說過桑寄生嗎,它的別名有苦楝寄生、桃樹寄生等,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常常有鳥兒吃了它的種子不易消化,在樹上排泄,殘留在鳥糞里的種子寄生在別的樹上生長;桑寄生是一味中藥,平常我們自己很少使用,但是其實它可以泡水的,那么桑寄生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下面將為大家介紹介紹。
什么是桑寄生?
桑寄生,別稱廣寄生、梧州寄生茶、苦楝寄生、桃樹寄生、松寄生、寓木、宛童、寄屑、姬生等,常綠寄生小灌木。老枝無毛,有凸起灰黃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葉互生或近于對生,革質(zhì),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先端鈍圓,全緣,幼時被毛;聚傘花序1~3個聚生葉腋,總花梗、花梗、花萼和花冠均被紅褐色星狀短柔毛,花萼近球形,與子房合生,花冠狹管狀,稍彎曲,紫紅色,漿果橢圓形,有瘤狀突起。寄生于構(gòu)、槐、榆、木棉、樸等樹上。
桑寄生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jīng)絡(luò),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腳氣,風寒濕痹,胎漏血崩,產(chǎn)后乳汁不下。治久咳,舌縱 眩暈
①《本經(jīng)》: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fā)、齒,長須眉。
②《別錄》:主金瘡,去痹,女子崩中,內(nèi)傷不足,產(chǎn)后余疾,下乳汁。
③《藥性論》:能令胎牢固,主懷妊漏血不止。
④《日華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脈。
⑤《滇南本草》:生槐樹者,主治大腸下血、腸風帶血、痔漏。生桑樹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絡(luò),風寒濕痹。生花椒樹者,治脾胃寒冷,嘔吐惡心翻胃;又用治梅瘡毒,婦人下元虛寒或崩漏。
⑥《本草蒙筌》:散瘡瘍,追風濕,卻背強腰痛。
⑦《生草藥性備要》:消熱,滋補,追風。養(yǎng)血散熱,作茶飲,舒筋活絡(luò)。
⑧《玉楸藥解》:治痢疾。
⑨《醫(yī)林纂要》:堅腎瀉火。
⑩《本草再新》:補氣溫中,治陰虛,壯陽道,利骨節(jié),通經(jīng)水,補血和血,安胎定痛。
⑾《藥材學》:治動脈硬化性高血壓。
⑿《遼寧經(jīng)濟植物志》:治郁血性腎炎,月經(jīng)困難,咯血,瘰疬,心臟諸病及早期肺病。
⒀《湖南藥物志》:治肝風昏眩,四肢麻木,酸痛,內(nèi)傷咳嗽,小兒抽搐。
⒁《廣西藥植名錄》:除風濕,消腫,清熱,祛痰,順氣,止咳。治痢疾,瘡疥,吐血,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