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由于運動過少普遍有體內(nèi)濕氣重的情況,濕氣過重的人如果再有內(nèi)熱的情況二者糾纏不清會引發(fā)一系列的身體不適;濕熱郁于體內(nèi)可能會引發(fā)皮膚瘙癢的情況,濕熱下注還可能產(chǎn)生小便不利,灼熱澀痛的情況,女性可能會有陰道炎之類的病癥,如何來解決這種情況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兩味中藥,苦參和地膚子,把它們打粉混合在一起的苦參地膚子粉有什么功效呢?
中藥苦參為多年生落葉亞灌木植物苦參的根。在中國各地均產(chǎn)。每年春秋兩季采收入藥用。
【性味歸經(jīng)】:味苦;性寒。歸肝;腎;大腸;小腸經(jīng);膀胱;心經(jīng);膀胱經(jīng)。
【應(yīng)用】
地膚子呈扁球狀五角星形,直徑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綠色或淺棕色,周圍具膜質(zhì)小翅5枚,北面中心有微突起的點狀果梗痕及放射狀脈紋5~10條;剝離花被,可見膜質(zhì)果皮,半透明。種子扁卵形,長約1mm,黑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寒。入腎、膀胱二經(jīng)。
功用主治
利小便,清濕熱。治小便不利,淋病,帶下,疝氣,風(fēng)疹,瘡毒,疥癬,陰部濕癢。
①《本經(jīng)》:"主膀胱熱,利小便。補中,益精氣。
②《別錄》:"去皮膚中熱氣,散惡瘡,疝瘕,強陰,使人潤澤。"
③《藥性論》:"與陽起石同服,主丈夫陰痿不起,補氣益力;治陰卵癀疾,去熱風(fēng),可作湯沐浴。"
④《日華子本草》:"治客熱丹腫。"
⑤《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積熱,洗皮膚之風(fēng),療婦人諸經(jīng)客熱,清利胎熱,濕熱帶下。"
⑥《本草原始》:"去皮膚中積熱,除皮膚外濕癢。"
⑦《本草備要》:"益精強陰,除虛熱,利小便而通淋。"
⑧《玉楸藥解》:"療頭目腫痛,狐疝陰頹,腰疼脅痛,血痢,惡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