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用量和它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6-02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有人會問道浮小麥是小麥嗎,答案是否定的;小麥作為日常生活中糧食的一種,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吃小麥面粉作的食物,而浮小麥確切的來說是一種中藥名,雖然是中藥也可以食用的,是中藥一定有很多的藥用價值;浮小麥為干癟輕浮的小麥,水淘浮起者,植物形態(tài)詳"小麥",干燥穎果呈長圓形,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看浮小麥用量和它的功效與作用。

浮小麥用量

浮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干癟輕浮的穎果,也就是在淘洗小麥時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以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弱,味淡,無異味者為佳。收獲時,揚起其輕浮干癟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曬干。生用,或炒用。

中醫(yī)認為,浮小麥味甘性涼,可入心經(jīng),能止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浮小麥能“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人在炎熱的夏季運動和吃飯時出汗是正?,F(xiàn)象,而且可以通過出汗,達到調(diào)節(jié)體溫、排除代謝廢物的目的,但如果總是出虛汗則屬病態(tài),必須按汗病治療。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

(一)浮小麥應用

自汗,盜汗。本品甘涼入心, 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 固皮毛、為養(yǎng)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用。可單用炒焦研末,米湯調(diào)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蠣、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骨蒸勞熱。本品甘涼并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等證,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同用。

【鑒別應用】

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yǎng)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后者益氣養(yǎng)心,除煩止渴里勝,臟躁、心煩不安、消渴之證用之較多。

浮小麥與麻黃根,兩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盜汗、自汗證,浮小麥益氣除熱而止汗,具有扶正驅邪之功,并行收斂,麻黃根只具有收斂之性,無扶正之力。

(二)浮小麥的功效

【性味】 甘咸,涼。

①《綱目》:“甘咸,寒,無毒?!?/span>

②《本草備要》:“咸,涼?!?/span>

【功能主治】 治骨蒸勞熱,止自汗盜汗。

①《本草蒙筌》:“斂虛汗?!?/span>

②《綱目》:“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

③《現(xiàn)代實用中藥》:“補心,止煩,除熱,斂汗,利小便。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