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還記得一句話是這么說的,麥芽的香氣,那么問題來了麥芽是什么,麥芽是小麥嗎?其實麥芽不是小麥,麥芽是大麥經(jīng)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這么說可能有人還是不清楚,其實我們小時候常常吃的麥芽糖就是用我們現(xiàn)在說的麥芽和淀粉制做成的,這么說想必大家都回想起了麥芽糖的味道了;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麥芽的形態(tài)特征和功效。
麥芽呈梭形,長8到12mm,直徑3到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腹面為內(nèi)稃包圍。除去內(nèi)外稃后,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須根,幼芽長披針狀條形,長約5mm。須根數(shù)條,纖細而彎曲。質(zhì)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甘。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生麥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氣。用于脾虛食少,乳汁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滯。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麥芽的功效:1、《藥性論》:消化宿食,破冷氣,去心腹脹滿。2、《日華子本草》:溫中,下氣,開胃,止霍亂,除煩,消痰,破癥結(jié),能催生落胎。3、《醫(yī)學(xué)啟源》:補脾胃虛,寬腸胃,搗細炒黃色,取面用之。4、《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止嘔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瀉,消胃寬膈,并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5、《本草綱目》:麥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導(dǎo)米面諸果食積。觀造餳者用之,可以類推。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而久服,則消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術(shù)諸藥兼用,則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