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5-04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中藥材有很多別名我們知道,里面有一種藥叫做地錦草,它的名字有幾十種,非常驚人,不熟悉的人很難會知道它們指的是同一種藥;地錦草有止血的作用,它有“血見愁”之稱,比如說咯血,對于咯血這種比較嚴重的病癥,地錦草可以起效,而針對像牙齦出血這樣的小問題,地錦草同樣可以治療;中藥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中藥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名:地錦草。

功效分類:活血藥;止血藥;清熱解毒藥。

科屬分類:大戟科。

別名:草血竭、血見愁草、血見愁、小蟲兒臥單、鐵線草、普瓣草、血風草、馬蟻草、雀兒臥單、猢猻頭草、撲地錦、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鋪地錦、鋪地紅、紅蓮草、斑鳩窩、三月黃花、地蓬草、鐵線馬齒莧、蜈蚣草、奶疳草、紅莖草、紅斑鳩窩、地馬桑、紅沙草、涼帽草、小蒼蠅翅草、紅絲草、小紅筋草、仙桃草、蓮子草、軟骨蓮子草、九龍吐珠草、地瓣草、糞腳草、糞觸腳、花被單、鋪地草被單草、星星草、斑雀草、多葉果、鳳凰窩、龍頭獅子草。

性味:味辛;性平。

歸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能: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

主治:痢疾;泄瀉;黃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腫痛及熱毒瘡瘍。

臨床應用:用量9~20克,水煎服或入散劑,鮮品30~60克;外用搗敷或研末撒。用治痢疾、腸炎、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具有抑菌、止血和中和毒素等作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者可用15-3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相關藥方

①治牙齒出血:鮮地錦草洗凈,煎湯漱口。(《泉州本草》)

②治咽喉發(fā)炎腫痛:鮮地錦草15克,咸酸甜草15克。搗爛絞汁,調蜜泡服,日三次。(《泉州本草》)

③治癰瘡疔毒腫痛:鮮地錦草,洗凈,和酸飯粒、食鹽少許敷患處。(《泉州本草》)

④治風瘡疥癬:地錦草同滿江紅草搗末敷。(《綱目》引《乾坤秘韞》)

⑤治纏腰蛇(帶狀皰疹):鮮地錦草搗爛,加醋攪勻,取汁涂患處。(《福建中草藥》)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