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素是什么呢?不懂中藥的朋友一定是一頭霧水的,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兒茶素又稱兒茶精,茶單寧。為黃烷醇的衍生物,分子式C15H14O6,兒茶素最初由兒茶中提取出。為無色結晶形固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受熱或在無機酸存在下,容易聚合成無定形鞣質,和咖啡因同屬茶葉中的兩大重要機能性成分,但是又以兒茶素為茶湯中最主要的成分。臨床實驗調查顯示,兒茶素可以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全身,加強新陳代謝,增強脂肪的氧化和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抑制肥胖的作用,尤其是對內臟脂肪的抑制作用,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
化學性質
性質:黃烷衍生物
穩(wěn)定性:如果遵照規(guī)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
兒茶素具有明顯的酚的特性,能使重金屬和蛋白質沉淀,所以,是一種酚性物。約占茶多酚含量的75%到80%,也是茶的苦澀味的來源之一。酚性物由于能使蛋白質沉淀,就具有大小不等的把生皮鞣成革的性能,因此也稱為鞣質或單寧物質。兒茶素與一些典型的植物單寧(五倍子單寧等)相比,鞣革的性能是較弱的。兒茶素 是多羥基黃烷-3-酚之總稱,但有時則特指(+)兒茶素。廣泛分布于植物界,在Acacia catechu、gambir樹皮中與單寧共同大量存在。單寧的作用很弱,但通過加熱和酸等處理容易重合形成單寧。2,3位由于含不整齊的碳原子而具有非對應異構體。
物質分類:
兒茶素作為鞣質的前體,廣泛分布于植物中,且常與相對應的黃酮類化合物共存。兒茶素的分子中有兩個手性(見手征性)碳原子,故有四種立體異構體:(+)-兒茶素、(-)-兒茶素、(+)-表兒茶素、(-)-表兒茶素。
兒茶素類中其他化合物如沒食子兒茶素(又稱茶兒茶素)等也都有類似的立體異構體,它們在熱水溶液中容易發(fā)生差向異構化作用或變旋作用(見旋光異構)而相互轉化。兒茶素類在植物體中可游離存在,或與糖(見碳水化合物)結合成苷或與有機酸縮合(見縮合反應)為酯類而存在。
兒茶素類屬于多元酚類(Polyphenol)中的一種,因為有苦澀味,所以對茶湯滋味的影響蠻大的。
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可以分為三種游離型態(tài)(Catechin,C; Epicatechin,EC以及Epigallocatechin,EGC)、與兩種酯化的沒食子酸(gallic acid) (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而以后者(ECG及EGCG)的含量較多。國外已經將各種兒茶素類從茶湯中分離出來,并且純化,以作為不同方式的運用。
兒茶素主要分為四種:①表兒茶素(Epicatechin EC);②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③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④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化學反應:
由茶葉中分離出兒茶素及其酯類衍生物,主要有(-)-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表沒食子兒茶素-3-沒食子酸酯等。這些化合物分子小,溶于水成真溶液,在溶液中可被氧化而自身縮合為不同程度的縮合產物,從水溶性鞣質到水不溶性鞣紅。當用開水沏綠茶時,開始茶水為黃綠色澄清液,放置過夜后,轉為黃棕色混濁的溶液,即鞣質前體變?yōu)榭s合鞣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