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三七和三七是一種藥嗎嗎?專家稱血三七不是人們常說的三七,血三七和三七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我們將血三七和三七的區(qū)別列出以供大家鑒別。
三七和血三七區(qū)別
血三七特點
此藥為蓼科植物中華抱莖蓼(Polygonumamplexicaulevar.sinense)的根莖。因其能活血通經、治療跌打損傷,故得此名。
中華抱莖蓼為多年生草本。其根莖粗壯,外皮紫褐色,斷面紫紅色。莖直立或傾斜,上部有分枝。下面的葉具有長柄,往上葉柄漸縮短至抱莖,葉柄處有管狀膜質托葉鞘。7—8月開紅色或白色花,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9—10月結黑褐色橢圓形的瘦果。分布于宋洛、長方、新華、馬灣、板倉、紅坪、大巖屋、板橋、 木魚、大九湖等地。生長于1000—2500米的溝邊或林下潮濕處草叢中。
三七的特點
別名:開化三七、人參三七、田七、金不換。
三七以根、根狀莖入藥。是名貴中藥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腫止痛,是云南白藥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三七花葉也能入藥,當茶飲。和人參同科,同屬五加科植物,但三七有人參之王,南國神草之美譽,是活血化瘀第一圣藥。
三七為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于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 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ㄐ。S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 1~3,扁球形?;ㄆ?~8月,果期8~10月。
現(xiàn)多栽培于海拔1600~1800米的山上。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
血三七和三七的區(qū)別總的說來就是說血三七屬于犢牛兒苗科,三七屬于五加科植物,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請注意區(qū)別。如果要說活血化瘀的功效血三七比之三七差之甚遠,三七為活血化瘀第一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