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與附子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2016-07-28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干燥母根。制川烏為川烏的炮制加工品。附子為烏頭子根的加工品。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塊根。制草烏為草烏的炮制加工品。

加工方法

草烏、川烏加工方法相同,即把生藥除去須根和雜質(zhì),洗凈,干燥后即可入藥。制草烏、制川烏的炮制方法也基本一致。收獲的附子,去掉泥沙和須根,即稱“泥附子”,其易腐爛,需立即加工,按不同工藝可成:鹽附子、白附片、黑順片。

鹽附子又名超雄。選用較大泥附子,加工后成品圓錐形、外皮黃褐色或黑褐色、內(nèi)面黃褐色、柔軟、個大體沉、無空心腐爛、表面起細小晶粒。

白附片又名白片。用中等大的泥附子加工后成品片大、色白、油潤、半透明有光澤。

黑順片又名黑片。用小個的泥附子,加工后成品片大、厚薄均勻、邊皮黑褐色、片面黃褐色、表面油潤、有光澤。

烏頭的不同中藥炮制品種,化學成分迥然不同,其性味歸經(jīng)各異。生川烏塊根含烏頭堿約0.01%、次烏頭堿約0.048%、中烏頭堿約0.006%。經(jīng)炮制成附子后生物堿含量大大降低,并轉換出四種類酯成分,含量約0.7%。

功效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仃柧饶妗⒀a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川烏性辛,味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具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麻醉功能,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草烏與川烏的功能主治基本相同,但均無附子的回陽救逆功用。臨床上認為,草烏藥力猛烈,毒性也較大,故一般用于外敷鎮(zhèn)痛;作表面麻醉,多用生草烏;一般酌量用于內(nèi)服止痛,多用制川烏。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