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圖片簡介及鑒別方法

    發(fā)布時(shí)間:2015-08-21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中藥朱砂的簡介】:

【中藥朱砂的來源】:為天然的辰砂礦石。劈開辰砂礦石,取出巖石中夾雜的少數(shù)朱砂。可利用浮選法,將鑿碎的礦石放在直徑約尺余的淘洗盤內(nèi),左右旋轉(zhuǎn)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質(zhì)后,再將朱砂劈成片、塊狀。其片狀者稱為"鏡面砂",塊狀者稱"豆瓣砂",碎末者稱"朱寶砂"。

【中藥朱砂的原形態(tài)】:三方晶系。晶體成厚板狀或菱面體,在自然界中單體少見,多呈粒狀、致密狀塊體出現(xiàn),也有呈粉末狀被膜者。顏色為朱紅色至黑紅色,有時(shí)帶鉛灰色。條痕為紅色。金剛光澤,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斷口呈半貝殼狀或參差狀。硬度2~2.5。比重8.09~8.2。性脆。常呈礦脈,產(chǎn)于石灰?guī)r、板巖、砂巖中。

【中藥朱砂的生境分布】:主產(chǎn)貴州、湖南、四川、廣西、云南等地。

【中藥朱砂的性狀】:為大小不一的片狀、塊狀或細(xì)小顆粒狀。鮮紅色或暗紅色,有光澤。體重,無臭,無味。商品有以下幾種。

①朱寶砂

又名:洋尖砂、澤光砂。呈細(xì)小片塊狀或顆粒狀,色紅明亮,觸之不染手。

②鏡面砂(《雷公炮炙論》)

又名:劈砂、片砂。呈斜方形或長條形的片狀,厚薄不一,邊緣不齊,色紅而鮮艷,光亮如鏡面微透明,質(zhì)較松脆,易破碎。

③豆瓣砂

又名:豆砂(陶弘景),個(gè)砂。呈塊狀,較大,方圓形或多角形,顏色發(fā)暗或現(xiàn)灰黑,體重質(zhì)堅(jiān)而不易碎。

上述藥材以色紅鮮艷、有光澤、微透明、無雜質(zhì)者為佳。不溶于水、硝酸及硫酸,但能溶于王水和硫化鈉溶液。

【中藥朱砂的化學(xué)成份】: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純者相當(dāng)于HgS,理論上含汞86.2%,硫13.8%;但常夾雜種種物質(zhì),其中最常見者為雄黃、磷灰石、瀝青質(zhì)等。

【中藥朱砂圖片】:







【中藥朱砂的鑒別】:

(1)取本品粉末,用鹽酸濕潤后,在光潔的銅片上磨擦,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銀白色消失。(檢查汞鹽)

(2)取本品粉末2g,加鹽酸-硝酸(3:1)的混合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yàn):

①取濾液,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黃色沉淀。(檢查汞鹽)

②取濾液調(diào)至中性,加碘化鉀試液,即生成猩紅色沉淀,能在過量的碘化鉀試液中溶解;再以氫氧化鈉試液堿化,加銨鹽即生成紅棕色的沉淀。(檢查汞鹽)

③取濾液,加氯化鋇試液,即生成折色沉淀;分離,沉淀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檢查硫酸鹽)

④取濾液,加醋酸鉛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離,沉淀在醋酸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檢查硫酸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