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在沒有懷孕的前提下每個月都會準時來的,如果沒有準時出現(xiàn)的話,那么我們首先就要排除自己是否是懷孕了,如果沒有,就有可能是出現(xiàn)了月經不調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及時的進行調理了,而中藥材香附子就有調理月經不調的效果,那么到底香附子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香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香附,中藥名。別名為莎草、香附子、雷公頭。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曬干,或燎后直接曬干。本品多呈紡錘形,有的略彎曲,長2~3.5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并有6~10個略隆起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上有未除凈的棕色毛須和須根斷痕;去凈毛須者較光滑,環(huán)節(jié)不明顯。質硬,經蒸煮者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樣;生曬者斷面色白而顯粉性,內皮層環(huán)紋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相關配伍
1、解諸郁:蒼術、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漫)、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隨時下。(《仁存堂經驗方》)
3、治偏正頭痛:川芎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調服,得臘茶清尤好。(《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調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5、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后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6、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本事方》)
7、治肛門脫出:香附子、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數(shù)沸,淋。(《三因方》香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