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屬于一種植物,很多人使用天南星是因為它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除了這些功效之外還有很多作用是大家不知道的呢,天南星也叫作白南星,是天南星科的草本植物;半夏,這個名字很好聽的植物也是一味中藥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天南星半夏鑒別圖片什么樣吧。
半夏 本品呈類球形,有的消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zhì)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無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幼天南星的加工品 本品呈扁球形,高0.4~0.6cm,直徑0.5~1.5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黃色,較光滑,(有的有開裂紋).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麻點狀根痕不明顯,大部分沒有,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周邊角質(zhì),中心白色,粉性。氣微,味微麻辣。
半夏 粉末類白色。淀粉粒極多,單粒類球形或圓多角形,直徑4~30μm,臍點短縫狀,人字狀,三叉狀或星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多,較大,由2~8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較多,隨處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橢圓形粘液細胞中,針晶纖細。長20~144μm。導管主為螺紋導管;少數(shù)為環(huán)紋導管;直徑10~38μm,非木化或木化。
幼天南星的加工品 粉末類白色或淡棕色,外層淀粉粒多已糊化,中部淀粉粒極多,以單粒為。單粒圓球形,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14μm,臍點點狀,裂縫狀,人字狀或十字形,大粒層紋陷約可見;復粒少數(shù),由2-5分粒組成,分粒的大小近似。草酸鈣針晶較少,單個或成束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橢圓形的粘液細胞中。針晶長27-63μm甚細,偶見稍粗的。草酸鈣方晶多見于導管旁的薄壁細胞中,稀疏散在或聚集。呈方形,多面形,三角形或雙錐形,大多細小,也有較大的,直徑2.5-20μm。導管主為螺紋導管,少數(shù)為環(huán)紋導管,直徑8-78-108μm;螺紋導管增厚壁較細,間距較疏。棕色塊較少,紅棕色,棕色或黃棕色。大多自細胞中脫出。形狀不規(guī)則,直徑30-56μm,長至66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