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草藥千奇百怪,種類繁多,很多中草藥的名字都非常的類似,功效也非常相近,比如說石決明和決明子,毛慈姑和山慈姑,再比如高良姜和干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高良姜和干姜,它們是不是同一種草藥?它們的功效有什么區(qū)別和相似之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干姜是烘干的姜。這種姜不是菜市場買的姜,而是長得比較老的姜和專門入藥的姜,這種姜長得很結(jié)實(shí)。我們吃的炒菜用的姜是春夏之交收的,長得比較嫩,好吃。那么入藥的姜,需要等到霜降很冷的時候才收,長得很老,比較瓷實(shí),這個時候容易烘干,水分少。
高良姜是另一種姜,屬于姜科,高良姜植株很高,但姜較小,味比生姜要沖,要急,不柔和,偏性大。所以,寒性更重,需要緊急見效的時候用高良姜。但高良姜不是養(yǎng)人的,它偏性大,用多了會傷胃。《本草求真》記載:良姜,同姜、附則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則能除寒祛郁。若傷暑泄瀉,實(shí)熱腹痛切忌。此雖與干姜性同,但干姜經(jīng)炮經(jīng)制,則能以去內(nèi)寒,此則辛散之極,故能以辟外寒之氣也。
高良姜和干姜是不一樣的。二者皆為溫中散寒的主藥,主治脾胃寒證,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癥,無論是外寒內(nèi)侵之實(shí)證,或陽氣不足之虛證,均可配伍使用。兩者在臨床常常相須為用。不同之處在于:
干姜:用于暖脾陽,偏治脾寒腹痛泄瀉。又能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治亡陽證,四肢厥逆,脈微欲絕,以及寒飲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癥。
高良姜:則長于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以及寒凝氣滯,噫氣嘔吐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