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海浮石和海浮石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2017-01-10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海浮石,是石頭中的一種,因為在海中可以漂而得名,海浮石,形狀十分不規(guī)則,而且表面十分粗糙,在《本草拾遺》中,他又被叫做水花,是一種火山噴發(fā)的產物,具有清肺火的功能,還可以治療痰熱喘嗽,支氣管炎,疝氣等,這種浮石還可以當做磨腳石,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也可以殺死細菌,去除臭味,所以很多人會加工煅海浮石制品,那么煅海浮石是什么呢?

煅海浮石

煅海浮石,礦物質重要名,為火成巖類巖石浮石的塊狀物或胞孔科動物脊突苔蟲、瘤苔蟲等的骨胳。清肺火,化痰,軟堅,通淋。治痰熱喘,老痰積塊,題瘤,瘰疬,淋病,疝氣,瘡腫。別名:水花《本草拾遺》、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東醫(yī)寶鑒》、浮海石、浮水石《醫(yī)林纂要》、羊肚石《藥材資料匯編》

海浮石化學組成有頗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以為主要成分的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 因多采自海水,則亦可能含有氯、鎂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質。石花主要為碳酸鈣,并含少量的鎂,鐵及酸不溶物質。分析例為: CaO47.81%, MgO3.65%, FE0.15%,SiO:1.61%,濕氣1.01%。由 Porite astreoides所成的石花,分析 l 例為: CaO53.84, MgO0.18, SiO20.02,灼熱減量44.98%。以上2例,設全部為碳酸鈣 ,則CaCO:含串順次為8縣及96%。主含鉀、鈉、鈣、鎂、鋁、鐵的硅酸鹽,其組成可表示為xSiO2·yNa2O·zK2O·nAl2O3·pFe2O3·qH2O等,即火山玻璃,約占本品的95%,尚存在少量晶質硅酸和硅鋁酸鹽及石英,因本品出自火山,采自海水,故含有眾多的微量元素。

炮制方法:海浮石:洗凈曬干,碾碎。煅海浮石:取凈海浮石置沙罐內,置爐火中煅透,取出,放涼,碾碎。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