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圖片簡介及鑒別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5-05-2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黃芩圖片】:

【黃芩的植物屬性】:多年生草本,莖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厘米。主根粗壯,略呈圓錐形,棕褐色。莖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形,全線??偁罨ㄐ蝽椛?,花偏生于花序一邊;花唇形,藍紫色。小堅果近球形,黑褐色,包圍于宿萼中?;ㄆ?~10月,果期8~10月。莖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葉具短柄,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1.5~4.5厘米,兩面無毛或疏被微柔毛,下面密被下陷的腺點?;ㄐ蝽斏偁?,長7~15厘米,常再于莖頂聚成圓錐狀;苞片下部者似葉,上部者遠較小,卵狀披針形;花萼長4毫米,盾片高1.5毫米,果時增大;花冠紫色、紫紅色至藍紫色,長2.3~3厘米,筒近基部明顯膝曲,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小堅果卵球形,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臍。

【黃芩的生長環(huán)境】:野生于山頂、山坡、林緣、路旁等向陽較干燥的地方。喜溫暖,耐嚴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溫。耐旱怕澇,地內積水或雨水過多,生長不良,重者爛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種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質壤士,酸堿度以中性和微堿性為好,忌連作。5~6月為莖葉生長期,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開始重新返青生長。

【黃芩的地理分布】:分布于北方各省區(qū);朝鮮,俄羅斯,蒙古,日本也有。

【黃芩的性狀】該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guī)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通稱子芩,以清火養(yǎng)陰為主;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稱枯芩,以清火敗毒為主。氣微,味苦。

【黃芩的來源】該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后撞去粗皮,曬干。

【黃芩的鑒別用藥】黃芩分為枯芩與子芩??蒈藶樯L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體輕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子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體實而堅,質重主降,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瀉痢腹痛。

【黃芩的理化鑒別】:

1.取粉末1g,加乙醇10ml,溫浸15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醋酸鉛試液2~3滴,生成桔黃色沉淀;另取濾液1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4滴,顯紅色.

2.薄層層析

樣品液:取粉末1g,加乙醚40ml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至無色,濃縮至2~5ml,供試.

對照品液:取黃芩素和漢黃芩素配成溶液作為對照溶液.

展開:0.5N草酸硅膠G板(硅膠G+0.5N草酸溶液鋪板),以氯仿-甲醇(10∶1)展開17cm.

顯色:于365nm紫外燈下觀察,供試品在與標準品的相同位置有相同的暗灰棕色熒光斑點.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