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尿白細胞(+)的臨床意義

參與醫(yī)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 韓毅力 副主任醫(yī)師
尿中如果有白細胞(+),提示尿路感染的可能。尿液中的白細胞通常是中性粒細胞,還有少量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如果感染比較嚴重,會出現(xiàn)膿細胞。膿細胞就是被破壞的中性粒細胞,往往細胞的界限比較模糊,細胞呈成對簇集的存在。如果患者有明顯的刺激癥狀,結合尿中白細胞(+),就考慮存在尿路感染,通常見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如果尿液中混合了來自陰道的分泌物,而女性又有陰道的感染,會出現(xiàn)大量的膿細胞以及復層扁平上皮細胞。通過治療對感染進行控制、長期用藥,癥狀如果不見緩解,還要考慮特異性的感染,比如泌尿系統(tǒng)的結核。如果存在有明顯的白細胞,但是患者沒有任何癥狀,考慮存在有無癥狀性菌尿。無癥狀性菌尿,一般認為可能是細菌的毒力比較低,所以患者沒有癥狀。這類情況,大多數(shù)患者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是孕婦,考慮到可能會合并早產的風險,以及準備進行經尿道的檢查或者治療的患者,考慮到會加重尿路感染的可能,這兩類患者都需要進行積極處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