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5-11-1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而得。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0.5cm時,干燥。呈梭形,長8~12mm,直徑3~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先端長芒已斷落;腹面為內(nèi)稃包圍。除去內(nèi)外稃后,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及須根,幼芽長披針狀條形,長約0.5cm。須根數(shù)條,纖細而彎曲。質(zhì)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微甘。

做法:麥芽:除去雜質(zhì)。炒麥芽:取凈麥芽,清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焦麥芽:取凈麥芽,清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1.麥芽的作用

甘,平。歸脾、胃經(jīng)。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虛食少,乳汗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滯,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2.麥芽的營養(yǎng)價值

麥芽含淀粉酶、轉(zhuǎn)化糖酶、蛋白質(zhì)、蛋白分解酶、維生素B、卵磷脂、麥芽糖、葡萄糖等成分。

3.麥芽的選購

以色淡黃、有胚芽者為佳。

4.麥芽的存儲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5.麥芽的食用方法

內(nèi)服:煎湯,10~15克(大劑量30~120克);或入丸、散。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