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可去瘀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是歷代醫(yī)家用來治療婦科疾病之要藥?,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益母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氯化鉀等。據(jù)現(xiàn)代臨床及動物實施證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
【使用注意】:孕婦禁用。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忌用。
1、《經(jīng)效產(chǎn)寶》:忌鐵器。
2、《本草正》:血熱、血滯及胎產(chǎn)難濕者宣之;著血氣素虛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
【用法用量】:10~30克,煎服;鮮品12~40克?;虬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敷
【什么時候吃】:一般來說月經(jīng)來前一周就可以服用,具體請咨詢當?shù)蒯t(yī)生。
益母草藥方選錄
① 治痛經(jīng):益母草25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
② 治閉經(jīng):益母草、烏豆,紅糖、老酒各50克,燉服,連服一周。
③ 治瘀血塊結(jié):益母草50克,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④ 治難產(chǎn):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頓服,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獨行方》)
⑤ 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搗熟,以暖水少許和,鉸取汁,頓服之。(《獨行方》)
⑥ 治產(chǎn)后血運,心氣絕:益母草,研,絞汁,服一盞。(《子母秘錄》)
⑦ 治產(chǎn)后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圣惠方》)
⑧ 婦人分娩后服之,助子宮之整復:益母草45克,當歸15克。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⑨ 治尿血:益母草汁(服)一升。(《外臺秘要方》)
⑩ 治腎炎水腫:益母草50克。水煎服。(《福建省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⑾ 治小兒疳痢,痔疾:益母草葉煮粥食之,取汁飲之亦妙。(《食醫(yī)心鏡》)
⑿ 治折傷內(nèi)損有瘓血,每天陰則疼痛,兼療產(chǎn)婦產(chǎn)后諸疾: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擔,以新水凈洗,曬令水盡,用手捩斷,可長五寸,勿用刀切,即置鑊中,量水兩石,令水高草三、二寸,縱火煎,候益母草糜爛,水三分減二,漉去草,以綿濾取清汁,于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餳。每取梨許大,暖酒和服之,日再服,和羹粥吃并得。如遠行不能,將稀煎去,即更煉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蛴挟a(chǎn)婦惡露不盡及血運,一兩服即瘥。其藥辣療風益力。無所忌。(《近效方》)
⒀ 治疔腫至甚:益母草莖葉,爛搗敷瘡上,又絞取汁五合服之,即內(nèi)消。(《圣惠方》)
⒁ 治婦人勒乳后疼悶,乳結(jié)成癰:益母草,搗細末,以新汲水調(diào)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搗爛用之。(《圣惠方》)
⒂ 治癤子已破:益母搗敷瘡。(《斗門方》)
⒃ 治喉閉腫痛:益母草搗爛,新汲水一碗,絞濃汁頓飲;隨吐愈,冬月用根。(《衛(wèi)生易簡方》)
⒄ 治馬咬:益母草細切,和醋炒,封之。(孫思邈)
治難產(chǎn):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 頓服.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握 水七合煎服.
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搗爛以暖水少許和 絞取汁頓服之.(3~4方出自《獨行方》)
治子煩妊娠因服藥致胎動不安 有似虛煩不得臥者益母100克(洗 焙).上為細末以棗肉為丸 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 煎人參湯送下.(《婦人良方》益母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