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兒童抽動癥掛哪個科室
-
15歲
2013-07-23 16:18 瀏覽9638次
病情描述:
孩子八歲時有的這一病,開始時眨眼睛,抬眉毛,嘴也動,經過治療有緩解
- 答
1,中醫(yī)理論認為,兒童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導致神志失控,出現(xiàn)神不寧、魂不安、意不固、志不堅的癥狀;可致神思渙散,多語多動,則出現(xiàn)各部位不自主的抽動。臨床上一般采用養(yǎng)指導意見心安神、滋陰降火、平肝熄風化痰醒腦等多種方法。大大改善了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了腦啡肽等生化物質的釋放,增加了腦內核糖核酸的含量,從而提高了大腦的機能,對兒童多動癥、抽動癥、癲癇、智力低下、精神障礙等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2013-07-23 14:22
- 答
小兒抽動癥是一種小兒神經系統(tǒng)常見疾病,其早期癥狀一般表現(xiàn)在面部,比如眨眼、聳鼻子、努嘴、嘴角抽動,隨后出現(xiàn)鼓肚子、四肢抖動、聳肩,有的還伴有清嗓子。小兒指導意見抽動癥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有些與孩子平時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有些與鏈球菌感染等有關。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抽動癥的癥狀應立即帶孩子到專業(yè)地點接受檢查一旦確診為抽動癥應立刻接受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
2013-07-23 17:21
- 答
1,抽動癥表現(xiàn)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指導意見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xiàn)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癥狀更明顯,入睡后癥狀消失。目前西醫(yī)治療本病均為控制癥狀,進行病因治療的尚無報道。動物腦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食可益腎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記憶力

-
2013-07-23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