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強迫癥是什么表現?希望得到正確的指導,怎樣克服,需
-
16歲
2005-09-07 13:10 瀏覽7001次
病情描述:
男孩,16歲之前聰明好學,熱愛體育,各方面表現不錯.家庭出現了一些問題后,對學習不象以前那么認真.最明顯的是,總用力很大聲地抽動(大聲吸)鼻子.別人說了他不愛聽的話時尤其明顯,用力抽鼻子還會感覺憋得慌.好多事是越不愿意想越控制不住.貪睡,總覺得覺不夠.有時能睡一天一宿,不吃不喝.不高興和緊張時耳朵也不自覺地動.自控能力下降.好搞惡作劇.興奮時也會滔滔不絕.現在皮膚有時過敏,看過說是蕁麻疹.自己認為是強迫癥.已兩年.看過心理醫(yī)生,都是胡亂開些營養(yǎng)藥,說問題不大.希望得到正確的指導,怎樣克服,需不需要治療? 謝謝! 第一次問題補充:最明顯的是,總用力很大聲地抽動(大聲吸)鼻子.別人說了他不愛聽的話時尤其明顯,用力抽鼻子時還會感覺憋得慌.好多事是越不愿意想越控制不住.貪睡,總覺得覺不夠.有時能睡一天一宿,不吃不喝.不高興和緊張時耳朵也不自覺地動.自控能力下降.好搞惡作劇.興奮時也會滔滔不絕.現在皮膚有時過敏,看過說是蕁麻疹.自己認為是強迫癥. 心理治療,作為了解患者內心沖突,提高其內省力的治療措施(見第80節(jié))怎么找到這第80節(jié)?在哪里?
- 答
你好:強迫癥的特征是反復出現某些不必要的想法或幻想(強迫思維),或反復發(fā)生某些無聊、古怪和令人煩惱的沖動或動作(強迫行為),或控制不住地做某些事情,以期緩解內心的焦慮不安。 強迫思維的內容一般是關于傷害、威脅和危險,通常包括污染、疑慮、丟失和攻擊性等。典型的強迫癥的癥狀是進行某些儀式動作,一種反復的帶有目的性的動作。儀式動作是為了對強迫觀點進行控制,如為了避免污染而去反復洗滌或刷擦;為了消除疑慮而反復檢查;為了防止丟失而反復貯存;為了避免攻擊某個人而反復躲避他。大多數儀式是可以觀察得到的,如反復地洗手和重復地檢查門是否鎖好等。另外一些儀式則是精神上的,如反復的計數,或為了消除危險而反復地作出聲明等。強迫癥不同于強迫性人格障礙 作為行為療法的一種,暴露療法對本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在治療時,讓病人反復暴露于誘發(fā)其產生強迫觀點、儀式或焦慮不安的境遇。在這種境遇中,如果病人能夠停止進行儀式動作,那么他的焦慮就會逐漸緩解。這樣,病人就知道并不需要通過儀式動作才能減輕內心不安。病情得到改善后,有可能維持很長時間。在正規(guī)治療結束后,病人可以掌握自我訓練的方法,并把它當成生活的組成部分,保持療效,阻止復發(fā)或癥狀加重,促進康復。 藥物對大多數病人治療有效。有三種藥物(氯丙咪嗪、氟西汀、氟伏沙明)可供選擇使用,另有兩種藥物(帕羅西汀和舍曲林)也有肯定療效。其他一些抗抑郁藥也可使用,但臨床并不常用。 心理治療,作為了解患者內心沖突,提高其內省力的治療措施(見第80節(jié)),對強迫癥療效不佳。通常情況下,最佳治療方案是藥物和行為治療的聯(lián)合應用。

-
2005-09-07 13:14
- 答
你好,心理治療,作為了解患者內心沖突,提高其內省力的治療措施,對強迫癥療效不佳。通常最佳治療方案是藥物和行為治療的聯(lián)合應用。

-
2005-09-07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