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偏癱的患者如何做主動康復運動
- 偏癱的患者如何做主動康復運動
-
參與醫(yī)生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周國平 主任醫(yī)師

在關節(jié)不能動的情況下,我們做被動運動。一旦患者能夠做主動運動,盡量讓他早期做主動運動。因為能做到主動運動,病人他就有自信了,覺得自己能夠動了,有利于以后的康復。主動運動包括翻身運動、搭橋運動、坐位訓練和起坐訓練。1、主動的翻身訓練包括健側翻身和患側翻身。健側的翻身有健側主動翻身和健側被動翻身。現(xiàn)在這一側是健側,健側的主動翻身就是不要別人配合就可以翻身?;紓泉毩⒎?,健側握著患者的手往上舉,健側的膝關節(jié)彎曲,頭先轉向患側,以健側發(fā)力翻身;患側輔助翻身一定要健側彎曲,雙上肢健側握住患手伸直,頭往患側轉動,最后醫(yī)生用手扶住肩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在患者翻身的時候輔助他用力翻身;健側輔助翻身,用健側的手捂住患側的手伸直,健側下肢勾住它,然后頭轉向健側,搖擺的時候順勢翻身。醫(yī)生的一個手輔助肩關節(jié),一個手扶住髖關節(jié),順勢幫助他用力來翻身;健側獨立翻身,健側的上肢向前伸直,健側的下肢伸入患側下肢之下勾住它,然后身體的頭部轉向健側,身體搖擺隨時往健側翻身;2、第二種就是橋式運動,橋式運動分三種:一是雙側橋式運動,二是單側橋式運動,三是動態(tài)橋式運動。雙側橋式運動就是患者仰臥位,患側的腿和健側的腿都屈曲床上,兩個手抱著他的膝關節(jié)幫他穩(wěn)定,患側把臀部把它抬起來,伸開的動作,放下來,這是雙側橋式運動;單側的橋式運動是針對著患側來做,這一側作為患側為例,屈曲腿可以幫助患者穩(wěn)定膝關節(jié)做伸開的動作,放下來,這是單側的橋式運動;三是動態(tài)橋式運動,就是健側與患者的膝關節(jié)屈曲。以右邊作為患側為例。我們可以先訓練患側,主要做髖關節(jié)的外展外旋的運動,患側往外展,再內收、內旋?;紓茸鐾暌院髞碜鼋?,往外展、外旋、內收、內旋。做完以后內收外轉的同時配合雙側的橋式運動,抬腿,放下,這就是動態(tài)橋式運動;3、第三種就是坐位訓練,坐位訓練也就是中風偏癱患者從平躺到床上慢慢過渡到坐位的一個訓練的過程。一般來講,只要中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做坐位訓練。坐位訓練往往從小的角度開始,上半身抬離床面,從小的角度開始。往往從30°-40°的角度開始抬高上半身,在隨后的過程當中,只要病人沒有異常的感覺,比如頭暈、心慌的感覺,我們每過2-3天增加適度的角度。如果對于身體比較強壯,比較穩(wěn)定的患者,也可以每天都給他增加一定的角度,前提是增加角度的時候不要引起頭暈、眼花、低血壓等等狀況的發(fā)生,最后直至抬高身體的角度達到90°,這個就是大概的訓練目的。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因為中風病的患者他有時軀體的肌力相對來說也減弱了,要注意患者能不能坐得平穩(wěn),不要朝兩邊倒,所以要有醫(yī)者或者護理人員站在旁邊照看。此外在做坐位訓練的時候,尤其是位置比較高、角度比較大的時候要注意患者的肩關節(jié)。比如這一側是以癱瘓側為例,肩關節(jié)要注意能夠用一個吊帶吊起來是最好,以免肩關節(jié)的脫位;4、第四種就是起坐訓練,起坐訓練一般都是在坐臥位訓練之后,能夠達到在90°坐穩(wěn)的情況下再開始訓練。現(xiàn)在我們以右側作為健側為例,首先健側的下肢插入患側的下肢之下,用健側的力量將患側帶力帶到床邊,隨著身體往健側側臥,然后用健側的胳膊用力,將身體抬起一半,逐漸用力,全部支撐起來。一般當病情或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主動訓練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