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胃腸間質瘤的轉移途徑有哪些

參與醫(yī)生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王寶貴 主任醫(yī)師
實際上胃腸道間質瘤轉移和胃癌是不一致的,主要的轉移途徑是腹腔播散,還有血行轉移,淋巴結轉移比較少見,所以說在手術當中,也對于胃腸道間質瘤來講,不建議做淋巴結清掃。腹腔播散也叫種植轉移,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腫瘤自發(fā)的或者手術當中的破裂,導致腫瘤細胞脫落在腹腔或者鄰近的臟器,導致這些地方小的腫瘤病灶逐漸生長而產(chǎn)生,這是胃腸道間質瘤非常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轉移模式。另外血行轉移也是比較常見的,腫瘤生長過程當中,間質瘤的血液供應是非常豐富的,它可能會脫落浸潤到腫瘤的血管,隨著回流進入到臟器,最常見的因為消化道的回流方式就是肝臟,所以肝臟是最容易出現(xiàn)血行轉移的一個部位,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30%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復發(fā)轉移是出現(xiàn)在肝臟。當然也可以通過血液轉到肺,甚至骨等其他臟器。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很少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但是有一種特殊類型的胃腸道間質瘤,比如琥珀酸脫氫酶缺陷型的患者,它可能會發(fā)生胃腫瘤周圍的淋巴結轉移,而且琥珀酸脫氫酶的缺陷型胃腸道間質瘤,對于目前的靶向藥物治療來講效果并不太好。所幸這些年來對于琥珀酸脫氫酶這一突變類型的胃腸道間質瘤,有一些藥物在進行新的研發(fā),可能會對這部分患者取得一個更好的結果。當然琥珀酸脫氫酶缺陷型的這部分患者,腫瘤的復發(fā)轉移風險相對來講也會比較小,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琥珀酸脫氫酶缺陷型的胃腸道間質瘤,惡性度相對來講會比較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