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的癥狀
- 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的癥狀
-
參與醫(yī)生
洛陽市中醫(yī)院 賈江波 副主任醫(yī)師

頸椎病中的椎間盤突出骨贅形成可壓迫椎動脈,導致腦供血不足,表現復雜,通常易與多種疾病相混合,引起的癥狀主要包括:
1、眩暈:即頭頸部旋轉時引起眩暈,在正常情況下頭頸部旋轉,主要在頸1/2之間,椎動脈再次受壓,如頭向右旋轉時,右側的椎動脈血流減少,左側椎動脈血流量增加,以代償供血量,若一側椎動脈受壓血流量已減少,無代償能力時,當頭轉向健側時,健側血流減少,而患側無代償能力,即可出現大腦缺血而導致眩暈發(fā)作,故發(fā)作時頭頸部的轉向為健側,病變在對側,同時由于內耳動脈供血不足,還可引起耳鳴、聽力減退及耳聾等癥狀;
2、頭痛:因頭頸部突然旋轉而誘發(fā),以顳側為劇,多為跳痛或刺痛,常伴有惡心、嘔吐、發(fā)汗等自主神經紊亂癥狀;
3、猝倒:大部分為突然發(fā)作并具有一定規(guī)律,常因患者在某一體位頭頸轉動時突然感覺頭暈、頭痛,患者立即抱頭,雙下肢發(fā)軟無力,隨即跌倒,無意識障礙、無視力及語言障礙,跌倒后可自行爬起;
4、腦神經受損:當視覺皮質、延髓與腦神經核發(fā)生缺血改變時,可引起相應的腦神經病變,導致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發(fā)音不響、嘶啞及口唇麻木感,嚴重者可出現發(fā)音困難,甚至影響吞咽,部分患者可出現視力減退、視力模糊、復視、幻視及短暫失明等癥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