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下肢靜脈血栓有哪些原因

參與醫(y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金畢 主任醫(yī)師
下肢靜脈血栓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導致下肢靜脈血栓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內皮細胞損傷、全身血液出現(xiàn)凝固性增加。凡是能導致上述三大因素的各種原因,就可能出現(xiàn)靜脈血栓,具體因素如下:1、嚴重損傷:因為嚴重損傷會出現(xiàn)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而且由于全身應激反應,會出現(xiàn)血液凝固性增加:2、長期臥床:因為長期臥床以后,血流變得很慢,最后容易形成血栓;3、重大手術:重大的手術會使病人處于應急狀態(tài),病人全身的血液凝固性會增加;4、藥物因素:服用了某些藥物,可以使血液凝固性增加;5、先天性因素;6、惡性腫瘤;7、缺乏運動:長時間的坐立、不活動,譬如長時間在電腦上面玩,或者打撲克牌、打麻將、看電視;8、經濟艙綜合征:最常見,所謂經濟艙綜合征是長時間坐飛機,在經濟艙腿處于屈曲狀態(tài),且長時間不動,最后形成下肢靜脈血栓。所以,以上的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引起靜脈血栓,應該引起重視,加緊預防。
相關視頻